10月17日,陳書明(左一)在試驗基地向外地椒農介紹“興秦1號”花椒?!?/p>
10月17日中午,在白水縣西固鎮馬咀村興秦花椒專業合作社的百畝試驗基地,來自咸陽市武功縣小村鎮的椒農孫知元和張耀斌冒雨挖走了200株“興秦1號”種苗。從8月初花椒成熟,到10月17日最后兩棵樹即將落果,基地前后接待了200多位外地客戶考察、引種。馬咀村農民陳書明培育的無刺花椒“興秦1號”種苗賣火了。他提供的訂單和發票顯示,“興秦1號”種苗已經賣到了甘肅、河南、貴州、四川等18個省。
在馬咀村的花椒地里,種植戶張有民給記者介紹“興秦1號”的優勢:“枝條沒有刺好采摘,品質好能賣上價,畝產也比我種的其他品種高出120公斤左右。”他還告訴記者,“興秦1號”因為沒有刺,所以采摘工費降低了一半,他計劃把老品種全部嫁接成“興秦1號”。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種植戶羅勇在電話中告訴記者,近兩年,他引進了10余個花椒品種進行比較,“興秦1號”各方面表現突出,尤其是顏色鮮紅,還具有觀賞價值,他已經向身邊十幾位種植戶進行了推介。
61歲的陳書明從小生活在溝壑縱橫、干旱少雨、十年九歉收的馬咀村。1999年,時任村委會主任的陳書明立志帶領村民走出貧困。說干就干,多方考察后,他們決定種植耐旱經濟林木花椒樹。10年后,花椒樹都開始掛果,但由于村民各家栽種的花椒品種混雜、良莠不齊,效益不盡人意。陳書明看著村民“在刺尖上找錢”,便萌生了在花椒品種上下功夫的想法。此后,他開始在漫山遍野的花椒樹里尋找良種,然后在自家的試驗田里一茬接一茬進行培育改良。2013年,陳書明成功培育出10畝無刺花椒;2015年,他成立了興秦花椒專業合作社,帶領周圍群眾改良品種;2018年,合作社的種苗試驗基地擴大到100畝;2023年,他培育的無刺花椒“興秦1號”被陜西省林木和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省級林木良種;經過十幾年反復試驗,今年,合作社培育的“興秦1號”種苗達10萬株,并成功推向市場,目前已銷售1萬余株。
今年,馬咀村的花椒種植戶戶均收入超過8萬元。只有初中文化的“土專家”陳書明,培育花椒新品種、帶領群眾致富的事跡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,他先后被白水縣委、渭南市委組織部評為“致富領富標兵”“農村致富領富優秀共產黨員”,被聘為白水縣“百姓宣講團”講師、陜西省鄉村振興干部培訓“師資庫”教師。